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2017地質嘉年華 在恆春 熱邀偕伴追上半島飛石


    【台北訊】2017地質嘉年華自10月19至22日一連四天,從臺東縣卑南鄉一路往南到屏東縣
恆春鎮,以不同形式接力,在活動主題「追上半島飛石」下,共同完成地質知識感動傳遞;其中10月22日在恆春鎮關山、貓鼻頭、後壁湖、龍鑾潭一帶的「地質路跑」,位於觀光客喜愛的墾丁國家公園內,因屏東鄉親及全國民眾踴躍的報名,當天上午6點將會有約1,500人齊聚關山遊憩區、高山巖福德宮牌樓前,於暖身活動後鳴槍起跑,在精心規劃的路跑沿線途中,共同見證板塊碰撞的美麗與神奇。10月底落山風即將變強之際,正適合到恆春做冬季前的巡禮,歡迎民眾結伴成行。網路報名雖已額滿,主辦單位仍鼓勵未報名的民眾前往共襄盛舉。
    「地質嘉年華」是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自2015年來開始的一項地質知識推廣及環境教育的創舉,透過路跑、健行、地質市集、地質知識補給站、戶外行動劇、地面與空中拍攝等活動,展現臺灣獨特的地質景觀,助益地方發展出與眾不同的地質觀光資源或旅遊路線,同時做到提升民眾對地質與生活環境的認知。2015年玉里鎮以千人「跨越歐亞板塊」,留下令許多人印象深刻而感動的板塊碰撞行動劇之空拍影像,2016年在卑南鄉以「奔向利吉惡地」,延續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擠壓的地質故事,體驗「利吉混同層與蛇綠岩系外來岩塊」的壯麗景觀。
    今年將板塊碰撞的力量推向臺灣南部,以「追上半島飛石」為主題,帶民眾瞭解臺灣島形成初期的縮影-恆春半島,是由於板塊間的隱沒、碰撞擠壓,逐漸從深海隆起成為陸地;一覽隆起珊瑚礁、外來岩塊、海岸的特殊地質及地景。恆春半島四鄉鎮擁有特殊的地質及地形條件,在山、海、河、谷之間,發展出多樣的文化、歷史、物產及風土民情。此區又以觀光遊憩極富盛名,且地質景觀如大尖石山、船帆石、隆起珊瑚礁等皆為區內的代表性景點。地質調查所透露,為了延續歷年的地質感動,將在10月22日號召民眾於接近關山遊憩區的檳榔路兩旁的高位珊瑚礁,共同演出地質行動劇,並將以空拍畫面留住大地與人的共同回憶。  
    地質嘉年華舉辦至今已邁入第3年,一年比一年受到矚目,今年更力邀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產業技術總合研究所專家來臺交流,親身體驗臺灣特殊的地質環境。整體活動除了強調國土永續管理的重要性,也預期使在地及全國民眾重新認識恆春地質特色,掀起觀光另一層思維,加深旅遊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