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4日 星期四

腸道菌相失衡近半民眾腸擾人也疲 響應529腸胃健康日 專家呼呼籲護腸胃驅疲勞

圖:響應529腸胃健康日,專家呼籲補充好菌護腸道,遠離慢性疲勞。

   【台北訊】響應529腸胃健康日,台灣乳酸菌協會發布「腸胃健康與慢性疲勞影響調查」,
發現腸道菌相失衡,近5成腸胃不適引發慢性疲勞,43.3%的受訪者同時受腸胃不適及慢性疲勞所苦,成為「腸亂疲勞族」,呼籲全民關注腸胃菌相,藉「好菌三首選」維持菌相平衡參考,保腸保胃,遠離腸亂疲勞。
    該調查依台灣人口年齡分布比例針對全台1,068位25~49歲民眾進行採樣發現:受訪者中有82.5%表示腸胃不適,生活中受到便秘、消化不良、腸躁症等腸胃問題所擾;而高達43.3%的受訪者為「腸亂疲勞族」,同時出現腸胃不適及慢性疲勞徵狀;此外,若比較腸胃不適與腸胃健康者之慢性疲勞佔比,則前者比後者明顯多出29.4%,可見腸胃當機、慢性疲勞影響也隨之明顯。
   台灣乳酸菌協會榮譽理事蔡英傑教授指出,國外研究顯示慢性疲勞者之腸道菌相與健康人不同,而去年在《SpringerLink》發表之研究,更指出慢性疲勞與腸躁症等腸胃疾病間有顯著相關的新發現。提醒國人須於日常生活中及早力行腸胃保健,多吃蔬果、補充益菌,搭配運動與均衡飲食改善腸道健康,也藉著「529腸胃健康日」幫腸胃加油,逐步改善慢性疲勞現象。
   高雄榮總許秉毅醫師說,大腦與腸道就像是一條雙向的高速公路,彼此藉由神經、代謝、免疫介質等傳達訊息,並維持平衡,如身體對飽足與飢餓及便秘與腹瀉的感知與調節;而腸道菌相更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如果胃腸菌相被破壞,即可能因此影響大腦和胃腸道的行為。國外研究也證實,若將無菌小鼠施以抗生素改變其腸道菌相平衡,因其缺乏正常腸道菌相協助因應,其情緒等心理狀態即出現變化。
    台灣乳酸菌協會藉由5月29日腸胃健康日之際,再次以「補充好菌三首選」提醒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可藉由多攝取好菌,搭配運動及生活作息的調整,找回良好的腸道菌相,改善身體健康:1.選方法:增加膳食纖維攝取比例,營造好菌在體內保持活力與效用的環境,並適時補充好菌、調整菌相,例如以優酪乳作為每日1.5至2杯的乳製品選擇之一。2.選菌種:好菌進入體內會受到胃酸與膽酸的影響,應選擇較強健的菌種,如常見的雷特氏B菌等,可以通過胃酸、膽酸考驗,才能在腸道中發揮功效。3.選認證:好菌補充方式很多,建議可選擇有國家健康食品認證之產品,可多一份保障,讓國家幫忙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