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30日 星期日

鬼頭刀‧黃鰭鮪澎派海味上桌 全國漁會假北市希望廣場 推薦選好魚吃好魚

圖:漁業署王正方副署長(左三起)、全國漁會林啟滄總幹事、漁業署黃鴻燕署長、農委會陳添壽副主委、琉球區漁會蔡寶興總幹事、漁業署林國平副署長、東港區漁會林漢丑總幹事、新港區漁會陳俊銘總幹事與各區漁會貴賓合影。
    【台北訊】為拓展台灣沿近海優質水產品進入國內通路市場,中華民國全國漁會今(29)日假
北市希望廣場農民市集,以「選好魚、吃好魚」為主題,邀請琉球、新港、蘇澳、東港以及花蓮等區漁會,共同辦理『鬼頭刀‧黃鰭鮪澎派海味上桌』推薦活動,讓國人能享受到當令、在地澎派健康海味。
    推廣活動現場以創意的鬼頭刀‧黃鰭鮪海洋星光大道入場儀式,搭配名廚『鬼頭刀MahiMahi 料理秀』,將美味的經濟魚種推廣給國人食用;此外,並規劃「鬼頭刀海味三明治」與「鬼頭刀味噌湯」DIY體驗活動,也製作鹽酥鬼頭刀、鬼頭刀魚丸味噌湯、飛魚卵香腸等鮮美海味,免費試吃品嘗。
    全國漁會總幹事林啟滄表示,台灣鬼頭刀年平均產量約9千至1萬公噸、年產值將近12億元,是漁民最主要的經濟魚種之一,在加入漁業改進計畫 (Fishery Improvement Project,FIP)後,漁民採用友善做法進行漁獲捕捉;捕獲後的水產品更建立分級制度、漁產可溯源系統,並配合漁業署推動產地消環保政策,鼓勵國人透過多食用在地出產的鮮魚,綠色消費一起愛地球。
    漁業署指出,台灣的鬼頭刀產量位居全球第四位,也是漁民最主要的漁貨之一,從2014年開始,在包括政府部門、區漁會、採購商、加工廠、貿易商及在地漁民共同努力下制訂出漁產可追溯系統行動方案,並於2015年順利獲得國際SFP(Sustainable Fisheries Partnership)網站同意登錄。「鬼頭刀漁業改進計畫」(Mahi-Mahi Fishery Improvement Project),讓鬼頭刀成為臺灣第一尾獲准登錄國際漁業網站的魚種,也成功跨出永續漁業第一步。
    鬼頭刀除了是蘋果執行長庫克最愛吃的魚種外,一客在星級餐廳要價3-4千元的”MAHI MAHI”魚排料理,也是夏威夷人最喜愛的海鮮之一;而分布於全世界熱帶、亞熱帶海域的洄游魚類黃鰭鮪俗稱「串仔」,台灣以東、南部產量較多,清爽不油膩的口感也是日本料理中最常見到握壽司、生魚片的熱門食材。
    電視名廚陳俊杉表示,台灣沿近海海域所捕獲的新鮮鬼頭刀肉味口感及風味俱佳,尤其肉厚實無細刺,且油份足夠,只要以小火將兩面抹上些許鹽加胡椒調味的鬼頭刀魚排,煎至兩面金黃上色即可關火,再淋上爽口開胃蕃茄沙沙醬,一道外皮香脆、肉質多汁料理即可鮮美上桌;並推薦鬼頭刀肉質適合乾煎、紅燒、裹粉油炸和製成魚丸,魚頭可選擇煮湯,鹽烤魚下巴也相當美味。
    新港區漁會陳俊銘總幹事表示,過去鬼頭刀以外銷為主,感謝漁業署、全國漁會協助輔導將這味饕客私房鮮味食材,推廣至國內通路市場。來自台灣黑潮捕獲的鬼頭刀採用現流、冰鮮方式完整保留魚肉新鮮度;同時,抵達漁港後,魚體不落地立即送達專業的加工處理廠完成取肉、冷凍包裝作業,以確保鮮美海味不流失,成為市場老饕必吃的鮮味珍饈。
    琉球區漁會蔡寶興總幹事說,鬼頭刀魚的正式名稱是「(魚暑)魚」,會以極快的速度於海上捕食飛魚,因此又稱「飛魚虎」,為東海岸的洄游性魚類;其肉質相當細嫩、少刺又不腥,加上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菸酸、維生素B12、磷及硒等營養成份高,所以又俗稱Mahi Mahi,源自夏威夷母語『強壯』的含意,可見其營養價值豐富。為推廣國內市場,更推出鬼頭刀輪切片或去皮的無骨刺清肉等產品,讓一般家庭主婦在家中就能輕鬆烹煮與享用到這味~漁港才能品嚐到的新鮮美味。
    此外,台灣養殖的石斑魚不僅肉質細嫩、富含膠原蛋白與多元營養,目前正值產期,魚價相當平實,漁會也在展售活動中特別規劃超值搶鮮優惠;琉球區漁會近年力推鬼頭刀系列禮盒,除了魚排外,還有魚鬆、魚干、魚酥條、以及魚丸等應有盡有,也可利用全國漁會網路商城http://shop.rocnfa.org.tw/參考選購國產安全水產品,或至『寶島鮮魚』粉絲團了解最新當令食魚推廣活動資訊。
圖:全國漁會林啟滄總幹事大力推廣鬼頭刀‧黃鰭鮪等優質水產品進入國內通路市場。
圖:超大的鬼頭刀‧黃鰭鮪以往只有在國外才吃得到,且價格相當昂貴。
圖:電視名廚陳俊杉現場以鬼頭刀乾煎、紅燒、裹粉油炸和製成魚丸供民眾品嘗。
圖:長官試吃都說讚。
圖:民眾排隊免費試吃鹽酥鬼頭刀、鬼頭刀魚丸味噌湯等鮮美海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