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4日 星期六

水雉族群從50隻的瀕危到穩定成長 林務局舉行雉在菱里紀錄片首映

圖:雉在菱里紀錄片首映發表會林務局長林華慶致詞。
    【台北訊】今年夏季全臺水雉繁殖族群再創新高,成鳥數量高達1,024隻,其中臺南市官田
區就佔了77%;農委會林務局和台南市野鳥學會10日舉行「回首水雉復育路《雉在菱里》紀錄片感動首映」,邀請參與復育過程的各方夥伴和關心生態保育的民眾,一同回首這一路來的點點滴滴,與會嘉賓也致詞分享各自心路歷程,除了珍惜眼前成果,也期許更好的未來,氣氛溫馨感人。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指出,維護野生動物的棲地,帶來的公益價值是由全民共享,付出的代價也應該由公眾一起承擔,這是生態給付的概念;友善耕作希望藉由維持農田良好生態環境,讓野生動物數量增加,農民因此增加的成本和減少的經濟收益,不應由農民獨自承擔。
    近20年來,眾志成城,水雉族群從原本不到50隻的瀕危到穩定成長,過程中攜手合作的農友、民間團體、企業和公部門,也經歷了價值觀的衝突、溝通轉化、整合共識;這段精彩曲折的傳奇歷程,由《雉在菱里》這部拍攝歷時19年的紀錄片如實記錄。
    臺南市官田地區是臺灣菱角產業重鎮,採「稻菱輪作」的耕種方式,廣大的農田除了生產稻米、菱角外,由於採用友善農法,不但是台南市鳥水雉的首要棲地,亦成為昆蟲、蛙類、水鳥等田間生物的重要庇護所,兼具農業生產、文化景觀及生物多樣性等生態系服務價值;許多人難以想像,在九○年代,這裡的水雉族群曾因棲地開發與農藥過度使用等諸多壓力下而命懸一線,幾乎滅絕。
    民國79年,臺灣高鐵規劃路線通過臺南市官田區葫蘆埤,為了避免工程對當地水雉棲息環境造成影響,經協商,由臺南市政府向台糖公司承租官田區隆田農場15公頃土地作為「水雉復育區」,透過營造人工埤塘濕地,提供水雉繁殖棲地,以確保核心族群;96年起,為強化園區的濕地生態教育功能,「水雉復育區」更名為「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在持續努力下,水雉數量從瀕臨絕種,到現今族群持續穩定成長。
    林務局自民國95年起補助臺南市野鳥學會進行官田地區水雉復育工作,營造適合水雉繁殖與覓食的棲地,並推動環境教育;同時,補助臺南市政府實施水雉保育獎勵,執行水雉巢位補助;民國98年水雉集體中毒事件後,林務局也與慈心基金會、水雉生態園區合作推動「農田生態保育營造—綠色保育標章認證」行動方案,輔導園區周邊區域的農民,以不使用農藥和化肥、環境友善的農法耕作,並與農友簽訂「官田區水雉棲息合作協議」,並在每年12至1月保留適當的水域,確保水雉冬季覓食的安全。
    《雉在菱里》影片拍攝者邱彩綢自89年即開始拍攝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從無到有的歷程,98年水雉集體中毒事件後,邱彩綢也跟著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的夥伴到處撿拾水雉屍體,長年來,詳實紀錄水雉保育的歷程與艱辛。
當年,透過中華野鳥學會、臺南市野鳥學會等民間團體推行,台灣高鐵公司企業資助參與,臺南市政府、交通部鐵道局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等政府單位監督與協助,蒐集文獻與參考國外水雉棲地模式,在旱地上人工開挖成淡水埤塘,栽種菱角、芡實、睡蓮與印度莕菜等浮水性植物,營造適合水雉的棲地。
   導演邱彩綢感性表示,綠保標章驗證的是心的改變,願意分一口飯給其他動物,讓人與動物可以共同生活在一起;片中的另一位農友「阿梅」雖然仍採慣行農法,但情願多撒一些稻榖讓鳥吃,鳥類吃剩下來的稻種就會發芽。
    《雉在菱里》記錄了臺灣官田地區這一群人身體力行的里山實踐,並呼籲社會各界珍視官田地區水稻與菱角輪作的獨特農業型態,用保存農業文化來維護水雉重要棲息地,守護凌波仙子的倩影在台灣生生不息。紀錄片公播版網址:https://youtu.be/kEnhhTVTK9g。
圖:雉在菱里紀錄片首映發表會與會貴賓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