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Lucia Massei作品「東昊」。 |
協辦,「想像的維度–國際當代金工與手稿」自4月17日起於工藝中心臺北分館展出,展期至5月31日止。
「想像的維度–國際當代金工與手稿」帶來當代歐洲金工新面向,成立22年的義大利Alchimia當代首飾學校,為歐洲首屈一指的當代金工學校,與許多知名大師合作課程並培養出許多優秀的國際畢業生,此次展出的24位金工藝術家皆為Alchimia當代首飾學校的優秀教師與畢業生,來自義大利、臺灣、日本、希臘、約旦、荷蘭、中國等世界各地,帶來多樣媒材與形式的金工作品與其手稿。在展覽方式上,因應疫情影響,避免公眾碰觸展品及手稿,採用靜態隔離的方式展覽,讓民眾能安心看展。
該展覽亮點除展出的金工作品外,更有24位金工藝術家所提供珍貴的作品手稿共同展出。展出者之一Lucia Massei,本身也是Alchimia校長,擅長顏色的表現讓她作品的風格獨樹一格。此次展出作品「東昊」,以Massei自身的義大利背景,想像與東方的連結-義大利人馬可•波羅的東方之旅與愛悲傷的愛情故事。傳說他在中國時愛上了忽必烈以美妙的歌聲而聞名的女兒東昊,她長期追隨馬可•波羅周遊世界,但最後卻在威尼斯抑鬱而死。Massei以傳說想像創作了這件以銀、銅、鋼、絲、棉、青金石、玻璃珠的複合媒材作品,神秘的色彩彷彿帶領觀者走一趟東西方之旅。
荷蘭藝術家Lucy Sarneel 作品以運用精神性、象徵價值與荷蘭民族傳統為主軸,關聯著珍貴的個人經驗和情感的傾注,她的手稿展示了對當代首飾生動有趣的想像,作品「Hangonhanger掛上」勾狀項墜,以’Hang on’雙關語,指實際掛上東西,但也指「堅持下去」,在手稿中作者巧妙將項墜以紙張呈現想像作品的形態,整本手稿與作品呈現巧妙的二維與三維間的轉換。希臘藝術家Anastasia Kandaraki 的作品「共生」,以相對立的材質概念體現了宇宙間相互依存的關係,通過對比、衝突和脆弱而啟動,她是這麼描述:「鋼鐵和木頭,壽命和死亡,強度和敏感性,硬度和可塑性:這些對比定義了我們的生活和與城市環境關係的矛盾」,將兩者共生共存概念巧妙融入作品設計,使作品成為精巧的空間雕塑。
該展策展人亦是展出者的陳郁君陳述其策展理念:在一般的展覽中,觀者所欣賞到的通常是已完成的作品,少有機會能夠一窺創作背後的過程。因此想將平時不容易看到,但對創作者最珍貴也是最私密的手稿素描本帶到聚光燈下,與作品平行展出,在兩相對照中,更能體會創作的脈絡與發想過程的天馬行空,藉由欣賞作品背後的概念與思維,進而凸顯工藝在應用中的藝術性,帶給臺灣的觀眾對於金工創作的無限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