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6日 星期六

苗改場推動胡麻機械收穫 一貫化流程減少人力需求

 圖說:苗栗地區田間胡麻(芝麻)機械收穫。

    【台北訊】為提升國產雜糧自給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近年進行苗栗地區胡麻試種與推廣,以通用於收穫豆麥等雜糧之聯合收穫機成功解決胡麻採收人力缺乏及田間乾燥等問題,相較於人工採收需近3個工作天,該收穫機僅約3.5小時即可採收1公頃,再搭配後續乾燥機烘乾及風選作業,可生產高品質的胡麻,有助於活化農地及擴大栽培面積。 
    苗改場呂秀英場長表示,胡麻種植具有節水的特性,尤其在氣候變遷降雨減少情形下有種植優勢;且國產胡麻市場需求量大,每公頃胡麻種植收益加上環境給付獎勵金可達12萬元,是水稻種植的替代選擇。目前苗栗場於苗栗縣之頭份市、後龍鎮、苑裡鎮及通霄鎮推廣二期作種植胡麻,栽培面積持續擴大,110年已達112.8公頃。該場同時也推動胡麻機械化收穫,藉由協助輔導農友調整泛用型雜糧聯合收穫機的脫穀部、篩網及風速等參數,即可自動完成植株收割、果莢脫粒及初步風選,收穫後直接進入箱式乾燥機烘乾,接續選別以及分裝儲藏作業,達成收穫一貫化流程,不但可減少83%人力需求,更能控制胡麻種子生產之品質安全。 
    苗改場指出,目前國內胡麻主要種植品種為臺南1號,屬於蒴莢開裂型品種,初期栽培管理容易,但傳統採收須由人工收割,經綑紮立曬後再脫粒,採收人力需求大,且日曬所需空間大,如遇降雨易使品質下降,是影響農友考量種植的重要因素。該場引進胡麻機械收穫,於植株1/3~1/2蒴果開裂為最適採收時期,雖仍有部分落粒損失及破粒耗損,但綜合考量採收損失及人工成本降低,以及排除日曬期間降雨風險,機械收穫仍有可觀收益。詳細技術可電詢037-222111#505王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