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111年綠色餐飲指南企業永續飲食交流會活動熱烈展開

圖說:農糧署胡忠一署長感謝各企業支持有機產業推動。  

    【台北訊】農糧署北區分署輔導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於12月29日假國立臺灣大學明達館舉辦「綠色餐飲指南企業永續飲食交流會活動」,超過30家企業及學校參與,並由農糧署胡忠一署長及綠色餐飲指南黃俊誠創辦人共同舉行綠色宣言旗授旗儀式,感謝多家企業及學校支持有機友善農業,並邀請產官學界一同交流淨零減碳、員餐轉型及永續飲食相關願景及經驗,鼓勵企業多採購國產有機友善食材,在提升員工健康同時也可達到環境永續,符合ESG(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永續發展的實質行動及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的宗旨。   
    北區分署從今(111)年開始推動企業員工餐廳食材有機化,透過辦理企業媒合交流會、食農教育及市集等活動,使企業認同使用有機友善食材對環境永續及員工健康的正面效益,進而將員工餐廳食材逐步轉為使用有機農產品及提高企業採購有機農產品禮盒比重等,以需求面帶動生產面,達到推動永續農業及淨零碳排之目標。   
    北區分署說明,全球食農體系的溫室氣體排放佔總排放的33%,農業減碳是關鍵,蔡英文總統在109年便明確宣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臺灣的目標,農委會更於109年9月便成立「農業淨零排放辦公室」,致力於農業碳盤查計算,展現農業部門對於氣候變遷政策的高度重視,而有關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包含「減排」、「增匯」與「農業綠能」等大項,其中發展有機友善農業有助於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以及提升農業韌性及生物多樣性,可同時達到「減排」及「增匯」的目的,達成友善環境並讓農業生產得以永續經營的目標。   
    胡署長表示,台灣要達到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必須靠全民行動,從政府到企業員工餐廳直接使用有機友善食材就是今年台灣轉型永續飲食行動的一大步,並強調有機友善耕作過程不施用化學農藥、肥料及改物質,農民以友善環境方式耕作,供應國人安心可溯源的農產品且可創造環境資源永續之循環,我國「有機農業促進法」於108年正式施行後,透過農政單位及民間不斷努力,使有機友善耕作面積持續顯著成長,截至今年11月底國內已有超過8,000位從事有機友善耕作農戶,耕作面積超過19,000公頃,較95年時成長超過10倍,而為達產銷平衡,近年農糧署也積極辦理食農教育及擴大多元行銷通路等推廣活動,以增進民眾對於有機理念的認同感及創造對消費者友善的有機消費環境。   
    胡署長進一步說明,金管會規定明年起,上市櫃實收20億元以上之公司需要編制企業永續報告書,該報告書主要為揭露企業在經濟、社會與環境3大面向的相關作為及營運情形供外界參考,其中撰寫參考準則包含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等,而有機農業是一種對環境友善、永續性較高的糧食生產體系,被視為達到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企業透過將員工餐廳有機化的方式,幫助有機食材的推廣與落實,達到維護環境及生物多樣性、增加土壤碳匯,也能讓員工食用到更健康、天然的食物,同時轉換成本相當低廉,將員餐食材改用有機友善,以推動經驗顯示僅約需提高總成本5%左右,即不需要花費太多成本就可將這些價值納入ESG永續報告書中環境(E)及社會(S)的執行面向,增加永續行動方案的亮點。   
    北區分署指出,此次企業交流會邀請產、官、學代表參與互動交流,並透過階段性的成果發表,向各企業、媒體及消費者傳遞有機農業價值及ESG可實現的新面向,期能擴大影響力。目前開始使用有機蔬菜的企業、學校共5間,分別為崇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啓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宏國德林科技大學、瑞恩帝兒幼教機構及蕓慶企業有限公司(供應新竹實驗中學之團膳公司)等,共約1萬1,600人,一年約消費300公噸有機食材,未來農糧署也會持續將企業員工餐有機化列為推動重點,已在洽談中的企業有與會的友達光電份有限公司、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等約10多家。新竹科學園區為龐大有消費力的市場,企業員工約15萬人,預計每年需求約可達 3,900公噸,將可有效由需求面帶動有機產業面整體發展,希望未來能結合更多企業力量共同來支持有機友善產業,推動企業員餐有機化及採購有機農產品禮盒等,讓企業員工每一天的飲食也可更健康美味,且一同為台灣農業與全球環境有所貢獻,讓飲食消費選擇權,成為有機農業成長的支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