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 星期日

啟動澎湖牡蠣殼循環經濟新紀元

圖說:菜園堆置的牡蠣殻山。

【台北訊】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水試所澎湖中心)為了解決廢棄牡蠣殼問題,於日前在西嶼大菓葉工作站,展示澎湖首套牡蠣殼資源化處理設備操作及相關資材大量去化案例介紹。

水試所澎湖中心表示,根據漁業署資料顯示,99-109年澎湖養殖牡蠣的平均年產量約1,200公噸(淨肉),約7成帶殼牡蠣銷售至臺灣,3成留在澎湖銷售(如剝殼或燒烤)及資源化運用;另依水試所調查指出,111年在澎湖銷售的牡蠣約產生1,900公噸的廢棄牡蠣殼,其中1,100公噸來自馬公巿、700公噸來自白沙鄉、100公噸來自西嶼鄉,目前各鄉巿設置牡蠣殼暫置場,暫時集中管理廢棄牡蠣殼。

水試所指出,牡蠣殼屬於生物性碳酸鈣,具有多元應用的潛力,目前已應用於工業、農業、食品和醫美等領域,為發展澎湖生物性碳酸鈣循環經濟,該所澎湖中心依澎湖牡蠣養殖產業規模、養殖區位與節能減碳等因素,編列新臺幣370萬元預算,建立首套牡蠣殼資源材料化產線原型。當設備穩定運作時,每小時可產生三種不同規格(5~20目、10~60目和60目以上)品質良好的牡蠣殼粉約600公斤,若一年以200個工作天、每天運作6小時計算,年處理量可達700噸,預計可將澎湖每年約三成的廢棄牡蠣殼資源化。

水試所澎湖中心為了發展牡犡殼多元在地利用,預計與澎管處、鄉巿公所、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劉舜仁老師團隊(MORPHOLOGY X PROTOTYPE)、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陳長忻老師團隊(ECHO TALLER)、營造廠和育成中心廠商合作,利用鹼激發、3D列印等技術,發展水下復育材料與文創商品,同時也嘗試結合生態、再生綠建材複合式循環資材,進行非結構性建築構件(帷幕牆系統等空間構材)與基礎公共設施(街道家具、公車站亭等)原型開發,期望將在地材料透過創新設計應用,將廢棄牡蠣殼融入公共建設,讓這些建築構件能循環利用,達到生物性碳酸鈣資源化和大量去化的目的,最終實現生態環境與社會發展雙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