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安聯全球老年年金報告 是“履行所言”的時候了 台灣高齡化令人擔憂

【台北訊】2025年安聯全球老年年金報告: 是“履行所言”的時候了,安聯7日發布第三版《全球老年年金報告》,依據其專有的年金指標 ─ 安聯年金指標(API)針對全球71個國家的年金體系進行分析顯示:世界各地的年金制度可分為三大類: 略為需要改革、高度需要改革、改革迫在眉梢;年金缺口龐大 – 但並非不能縮小;亞洲人口老化現象普遍,且每個年金體系的健全度大為不同,台灣高齡化令人擔憂。

安聯年金指標(API)指標是以三個基本要素為基礎:人口統計和財政狀況、永續性評估 (例如,財務攤還與提撥期限)、適足性 (例如,年金的涵蓋率與平準性);並運用40個不同參數,評分範圍從1分 (不用改革)到7分 (急需改革),將所有參數加權總和,反映各個系統所承受的改革壓力。分析顯示:改革壓力極高,所有年金體系的未加權總分為3.7,此分數顯示改革的壓力居高不下,與2023年的報告相比,明顯出現一些差異,且不是朝好的方向改變:上次的總分為3.6。丹麥、荷蘭和瑞典等少數國家的總體得分就遠低於3,表現相當不錯。

全球老年年金報告分析的15個市場,有一個共同點:每個社會皆迅速老化中。25年後,平均老年人口扶養比將從19%上升至43%。雖然絕對水準有明顯差異—在2050 年從寮國的14% 到香港的95%,不過無論哪國,相同的是,此比率必定於一個世代之內至少翻倍成長(唯一例外的是已經「老去」的日本)。

台灣的年金體系總分為3.3。縱然在全球排名中屬於中段班,但它是亞洲最好的年金制度之一,特別是在適足性方面,歸功於高度的年金儲蓄;其致命傷仍是人口快速老化:未來25年,老年人口扶養比將從28%攀升至73%,成為全球最高的比率之一。因此,(進一步)提高退休年齡仍有討論之必要。

如何讓亞洲的年金體系免受人口結構變動影響已迫在眉睫。此地區的平均得分為3.9,低於全球平均,但是針對改革,各國的需求不盡相同。以成熟市場好比日本、香港、新加坡或韓國來說,強化其年金制度的長期永續性益發重要。以開發中市場好比柬埔寨、印尼或寮國來說,鑒於其等人口依舊相當年輕,政府苦惱的是如何改善架構的適足性,怎樣引入和擴大雇主提供的職業完全提存制度以及民營企業為支柱。同時,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有一個共同問題:強制或最低退休年齡相對較低,未能反映平均餘命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