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雨後春筍 北區桂竹筍鮮甜好滋味

圖說:苗栗縣獅潭鄉農會桂竹筍。

【台北訊】清明節以後正是桂竹筍採收的季節,全臺桂竹筍尤以苗栗以北幅員最廣,今年產區雨水充足,桂竹筍紛紛冒出頭,目前產區進入盛產期,桂竹筍口感鮮甜,富含膳食纖維與蛋白質且熱量低,農糧署北區分署推廣農民通過友善環境耕作審認,或進一步取得產銷履歷及有機驗證,並輔導農會建置現代化加工廠,全面提升桂竹筍品質,鎖住鮮味,適合做為各式料理的食材,鼓勵消費者嚐鮮趁當季,安全又健康。

全臺灣約有4萬4千公頃的桂竹林,分布海拔範圍從平原到1,500公尺的山區都有機會見到桂竹林扶疏搖曳,桂竹的寶寶「桂竹筍」是臺灣常見的經濟作物,其外觀跟其他竹筍較不一樣,筆直瘦長,外殼花黑斑駁,像是披著時尚大衣的模特兒,在竹林地裡很容易辨識;桂竹筍的盛產季節在4月到5月,今年產區雨水充足,桂竹筍紛紛冒出頭,桂竹筍由於栽培管理一般不需要施肥或農藥,堪稱是農業界的模範生;全臺灣的桂竹筍尤以苗栗以北幅員最廣,栽培區域約有3萬公頃,其中則以苗栗縣栽培面積最大有2萬4千公頃。

農糧署北區分署說明,由於桂竹筍生長快速,在短時間很容易纖維化而無法食用,加上採收後難以保鮮,且容易發酸變苦,因此筍農為鎖住鮮味,最常見的處理方式為採收桂竹筍後會立刻剝殼殺青煮熟成熟筍再販賣。桂竹筍營養價值高,富含膳食纖維、礦物質與維生素,此外,據專家調查每100公克的桂竹筍只有17卡的熱量,讓消費者吃起來更是輕鬆無負擔。

農糧署北區分署進一步說明,為桂竹筍的食品安全把關,農糧署北區分署於生產端積極與農會協力輔導農民通過友善環境耕作審認,或進一步取得產銷履歷及有機驗證,經統計苗栗以北桂竹筍友善環境耕作及驗證種植面積合計約有1,500公頃,農糧署北區分署近年與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苗栗縣政府合力輔導獅潭鄉農會建置現代化加工廠,並已通過ISO 22000及HACCP驗證,符合食品安全衛生法規,全面提升桂竹筍品質,有效鎖住鮮味,目前該廠除加工苗栗縣境內竹筍外,更是協助鄰近農會代工,消費者可在量販市場、連鎖超市、苗栗縣獅潭鄉農會社區小舖(獅農小舖)、新北市三峽區農會直銷站購買到優質安全桂竹筍產品,適合做為各式料理的食材,鼓勵消費者嚐鮮趁當季,安全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