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訊】第27屆臺北文學獎24日舉行頒獎典禮,總計頒發24獎項,該獎自去年11月初至12月底公開徵稿,總獎金高達253萬元,總收件數高達1,823件,共分為小說、散文、現代詩、古典詩、舞臺劇本及文學年金獎助計畫共六項,加上第25屆文學年金第二階段最終得主;許多投稿作品具有當代的語調及視角,與社會議題及其脈動息息相關,呈現出了當代創作者高度的社會關懷。
主辦單位者表示,此屆投稿者身分多元,有專職寫作者、上班族、表演藝術工作者、劇作家、退休人士等,且年齡跨度自1930至2010年代皆有之;其中最年輕的投稿者為10歲,最年長者為92歲。得主之中「非臺灣籍」則有五位,分別來自馬來西亞、香港及中國大陸。評審指出此屆投稿作品主題及切入視角多元,呈現當代的社會事件與現象,亦關心各類社會議題、社交及網路用語,展現出臺北文學的豐沛能量。
此外,這屆也出現雙料得主:林儀芸獲得小說及散文優等獎;沈眠則獲得現代詩首獎及文學年金入圍。第25屆文學年金為此次頒獎典禮最大獎項,由瞿筱葳《訪父記—他的白髮,與我們的時代》獲得,以個人視角追尋父親/社會學家瞿海源一代離散者的軌跡,也叩問、對話知識分子在臺灣民主發展過程中的角色身份;該書已於今(2025)年1月由春山出版。
第27屆臺北文學獎得獎作品都收錄於《成為一朵雲:第二十七屆臺北文學獎得獎作品集》中,並且已刊登於活動官網,提供民眾瀏覽閱讀。更多資訊請至臺北文學獎官網;得獎作品將透過北市公車捷運、廣電媒體、劇場等多樣媒介與讀者分享,更多文化活動訊息可至文化局設計臺北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