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訊】台糖公司配合政府造林補助計畫即將於民國111年起陸續到期,針對逾萬公頃林
木及土地的未來使用規劃,台糖日前在總公司舉辦「平地造林未來規劃及利用」論壇,邀請產官學界共謀林、農地永續發展的規劃方向,讓林木資源得有所歸,土地利用得盡其利。
台糖表示,截至今年7月底,台糖造林面積已達1萬2000多公頃,吸熱減碳,儼然已成為新的台灣肺葉,然20年的補助平地造林期限將於111年起陸續到期,因林木生長期的侷限,其吸熱減碳功能已至瓶頸,遂於論壇邀集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育林組組長何政坤、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景觀暨遊憩管理研究所所長羅凱安,以及樹花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有田擔任專題演講人,透過專業的論述與建議,提供台糖對萬頃林木及平地良田未來的善用方向。
何政坤建議,台糖可結合菇木業與生技產業以創造林木利用價值,包含投資自動化接種段木設施及木屑廠,自營生產菇蕈類或銷售給菇農作栽培養殖,此外也可投資精油蒸餾廠或榨油廠,生產高價值精油、化妝品油脂及健康飲品等生技產品;羅凱安認為,現今多數人意識到森林對健康的促進,加上文創產品及體驗經濟的增長,因此將平地森林作為休閒遊憩使用是相當明智的方向;李有田則指出,台糖平地造林栽植多樣可用於景觀的樹種,如能篩選出優質樹苗,並將其種植於根控盆或美植袋中,即可像國外苗圃一樣成為景觀樹苗的賣場,或租地當「停樹場」,作為存放或代管及維護的場地,使台糖成為世界級的苗圃。
台糖表示,藉由該論壇台糖收集到來自產官學界的寶貴意見,針對平地造林區20年補助期程屆滿後的利用,台糖會考量土地特性做進一步的規劃,例如具交通運輸便利、可恢復水圳及灌溉設施完善的宜農區塊,將優先考慮「還林於農」,循序漸進地增加有機耕作面積,並協助青農耕作;至於地利較差的土地,或可生產短伐期的木材,持續爭取補助造林撫育,作為森林園區、休憩景點等,期望台糖造林能在環境、生態及經濟面發揮綜效,建構「台糖造林美麗台灣」新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