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唐氏症基金會慶祝十週年特別舉辦愛在東引10年相伴活動。
十年前,連江縣府推動公共托育政策,將閒置空間改建為托育中心。然而,在交通不便、人力有限的離島環境中,推動過程充滿挑戰,遂向唐氏症基金會尋求「登島服務」的機會。
唐氏症基金會執行長林美智回憶,提到馬祖,就想到一位唐寶寶。過去,為了接受早療,家人每月都需要坐飛機、船班往返馬祖與台灣本島。「心想不能讓離島需要的孩子這麼辛苦。」林美智表示,正因為她是唐寶寶小宜的早療老師這個緣分,基金會決定前進馬祖,讓服務能落地生根。
基金會初期派遣團隊進駐東引,提供宿舍與津貼,並積極培育在地托育人員。起初,由於居民對外來單位仍抱持疑慮,招生十分困難,基金會董事長林正俠甚至親自逐戶發傳單。十年過去,東引公托已建立穩定的在地團隊,用專業與真心贏得居民信任。
東引公托主任許美蓮笑說,原本在台北大安幼兒園,結果一來就是七年,離島交通不易,冬季一停航可能十天無補給,「有時人力不足,為了我的孩子就自己帶。」她口中的「我的孩子」,正是她留下的理由。
如今,家長們主動報名送托,也更理解托育的重要。幼兒園主任邱虹芝表示,最小的兩個孩子都送去公托,有了專業的托育照顧,孩子提早適應團體生活,升上幼兒園後減少分離焦慮、作息也更穩定。
連江縣長王忠銘表示,東引公托這十年來秉持著「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的精神,感謝唐氏症基金會專業團隊的用心與堅持,陪伴在地孩子們成長。
唐氏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正俠表示,馬祖四鄉五島已「島島有公托」,並達成「公托零排隊」。同時建立早期療育與親子館網絡,即便孩子發展遲緩,也能跨海獲得專業支援,實現「早期發現、早期介入」。
為慶祝十週年,基金會特別舉辦「愛在東引,10年相伴」活動,現場設置「時光迴廊」,展示十年珍貴照片與祝福語,串起滿滿回憶,也見證托育服務的成長與延續。
面對少子化與人口外移的挑戰,唐氏症基金會將持續思考「照顧的延伸」,打造更多元、永續的在地支持系統,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